看妇科、儿科、中医科,请到咸阳颐德堂中医门诊部!

陕西咸阳颐德堂中医门诊部

  • 咸阳看的好的中医

行业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新闻中心  > 行业动态

儒士胸怀天下志 医家心存报国情

信息来源:中国中医药网 | 发布时间:2023年10月19日

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,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,是激励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;爱国,是人世间最深层、最持久的情感,是一个人立德之源、立功之本。爱自己的骨肉同胞,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,是爱国的具体表现,从这个意义上说,历史上的每个良医都是爱国主义者。深受儒家修齐治平、忠君报国、兴亡有责等思想影响,儒医的爱国主义思想也具有鲜明特点。

医国医人,古代儒医的双重实践

平治天下是中国古代爱国主义精神的重心所在,儒家将自身品德修养、日常工作与平治天下联系起来,看成一个循序渐进的有机过程,是为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。仁者爱人,医学是最能体现修齐治平家国情怀的职业。左丘明《国语·晋语八》载,秦景公派医和去给晋平公看病,晋国大臣赵文子问:“医及国家乎?”医和对曰:“上医医国,其次疾人,固医官也。”《史记·日者列传》载,西汉博士贾谊与中大夫宋忠探讨先王圣人之道与人情世故,感叹说:“吾闻古之圣人,不居朝廷,必在卜医之中。”张仲景在《伤寒杂病论》序言中说:“上以疗君亲之疾,下以救贫贱之厄,中以保身长全,以养其生。”唐代孙思邈在《千金要方·候诊》中说:“古之善为医者,上医医国,中医医人,下医医病。”南宋吴曾《能改斋漫录》载,范仲淹少时祷告神灵,问日后能否当上宰相,卦象显示不能,他又祷告:“不然,愿为良医。”范仲淹认为,宰相和医生都能够济世救人,宰相可以治国救人,医生可以悬壶济世、救死扶伤。这便是“不为良相,便为良医”典故的由来。

医学最能体现修齐治平情怀,因此医国医人自古便被联系到一起。古人用药石之言比喻规劝别人改正过失的良言,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载,臧孙曰:“季孙之爱我,疾疢(热病)也。孟孙之恶我,药石也。美疢不如恶石。”《后汉书》用针砭时弊形容指出时代和社会错误,像医病一样求得改正向善。而医术高明的医生,则被赞誉为医国手、国医,如明代朱同《送儒医洪毅夫》:“洪君不独医国手,千金秘传悬肘后。”韩雍《橘杏双清为儒医傅泽民题》:“惟我葑溪南,国医世称贤。以医名世三十载,轩岐道术何精专。”

孙思邈说:“人命至重,有贵千金,一方济之,德逾于此。”一方面,平治天下者常通过医学来培养品德,进行修身。如唐德宗亲自参与编写《贞元广利方》,宋太宗亲自收集药方,参与编撰《太平圣惠方》;唐代宰相崔知悌编写《纂要方》《骨蒸病灸方》《产图》,李绛编写《兵部手集方》,宋代宰相司马光著《医问》,洪遵著《洪氏集验方》《金生指迷方》等。

另一方面,是儒家“仁者爱人”思想的体现,无数医者知行合一,通过精心诊疗,解除了患者的痛苦,推动了社会的发展,是平治天下的具体实践者。东汉末年,伤寒疫病流行,张仲景以悲天悯人之心研究医学,“感往昔之沦丧,伤横夭之莫救,乃勤求古训,博采众方,撰用《素问》《九卷》《八十一难》《阴阳大论》《胎胪药录》,并《平脉辨证》,为《伤寒杂病论》,合十六卷。”《伤寒杂病论》确立了辨证施治原则,是我国DI一部理法方药完备,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。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对《伤寒论》的学习,称其为“启万世之法程,诚医门之圣书”。清代戴上遴《吊医圣张仲景先生》:“橘圃存棠阴,蒲鞭寄杏花。济民仁政合,寿世德功嘉。”

金元时期,社会长期战乱,疫病流行,民不聊生。在丰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,通过对中医经典理论的深入研究,刘完素提出火热说、张从正提出攻邪说、李东垣提出脾胃说、朱丹溪提出养阴说,大大丰富了中医理论,明代宋濂称赞他们“有功于生民者甚大”。明清之际,瘟疫流行,温病学派对传统辨证论治进行完善补充,在治疗外感病方面逐步摆脱伤寒学说的羁绊,进一步完善了中医学的理论,《清史稿》盛赞道:“明末清初,有名医吴有性、戴天章、刘奎,皆以治瘟疫名。”西洋医学逐步传入中华大地后,一部分中医人以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看待外来医学,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,必须吸取西医之长,为中医所用,逐渐形成了中西医汇通派,为中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为中医现代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医学既是修身齐家的生活之道,又是治国平天下的宏伟事业,是医国和医人的双重实践。

出世入世,忠君报国的毕生追求

古代的爱国往往与忠君联系在一起,二者密不可分。文天祥《正气歌》:“三纲实系命,道义为之根。”君为臣纲是“三纲”之首,忠君爱国是古代爱国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。武王伐纣,伯夷叔齐隐居于首阳山,以不食周粟而亡,孔子称之为贤人,历史上朝代更迭,国家败亡之际,有气节的儒医也会隐居起来,表现出铮铮铁骨的感人气节。

北宋灭亡的时候,刘完素大约十六七岁,终其一生,都与后来的金国朝廷保持了不合作的态度。刘完素字守真,别号守真子,自号通玄处士,以隐居世外的道士自居。由于医术高明,金彦宗曾三次征聘刘完素入仕,他坚辞不就,金章宗没有办法,特赐号为“高尚先生”。

傅山,字青竹(主),是明清之际伟大的思想家和医学家,在中医基础理论、妇科、男科等多方面都有独到见解,生前被百姓称为“医圣”,身后被尊称为“医仙”。明朝灭亡后,傅山出家为道士,他身着红色道袍,自号“朱衣道人”“石道人”。朱衣者,朱姓之衣,暗含对亡明的怀念;石道者,如石之坚,意示决不向清朝屈服。为了笼络人心,给事中李宗孔推荐傅山应博学宏词科考试,他称病推辞。阳曲知县奉命强行将傅山抬往北京,他继续称病,卧床不起。次年三月,殿试博学鸿词,傅山绝食拒绝参加考试,清廷大学士冯溥等满汉大员多次劝导,他淡然处之。康熙皇帝知道后准免试,授封“内阁中书”,傅山不叩头谢恩。康熙皇帝并不恼怒,诏令“傅山文学素著,念其年迈,特授内阁中书,着地方官存问”。傅山返乡后,地方大员都去拜望,以内阁中书称呼,他低头闭目不应。阳曲知县奉命在傅山家门首悬挂“凤阁蒲轮”的额匾,他凛然拒绝。傅山去世后仍旧以朱衣下葬,表达对朱明王朝的故国之思。顾炎武《寄问傅处士土堂山中》称赞傅山说:“太行之西一遗老,楚国两龚秦四皓。春来洞口见桃花,傥许相随拾芝草。”

在太平盛世,医者则以能成为太医为荣,争相报效朝廷,利用国家资源,守正创新,推动了医学的快速发展,造福于社会和人民。王惟一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医学家,任翰林医官、朝散大夫、殿中省尚药奉御骑都尉,著成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3卷,附《腧穴都数》1卷,并依靠国家力量,铸成针灸铜人。针灸铜人长短大小与真人同,体内装配五脏六腑,与真人解剖结构一致,外表刻有354个穴位,是针灸教学模型和测试医人针灸能力的工具。如果不依靠国家力量,这些工作单凭个人是难以完成的。北宋天圣针灸铜人是世界上最早的人体模型,开创了应用铜人教学的先河,是针灸医疗的范本,也是教学和考试的工具,极大地提高了取穴的准确性。北宋灭亡后,金元两代均将其作为国宝进行抢夺,后在战乱中遗失。明清两代对针灸铜人均有复制,2006年针灸铜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李时珍曾任太医院院判,在太医院期间,他阅读了大量皇家珍藏的医学典籍,看到了许多珍稀的药物标本,获取了大量本草信息,开阔了眼界,丰富知识,其中就包括《本草品汇精要》。该书是明代的官修大型综合性本草著作,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彩色本草图谱,由于多种原因,编撰成功后没有出版发行。由于御医的经历,李时珍得以阅读《本草品汇精要》,为写作《本草纲目》打下坚实基础。李时珍编撰《本草纲目》时,参考医籍800余种,没有皇家藏书为后盾,也是难以实现的。《本草纲目》被称为“古代中国百科全书”,对中国和世界的医学、药学、生物学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王世贞称赞其“性理之精微,格物之通典,帝王之秘录,臣民之重宝”。明代江南按察司按察使张鼎思称:“得其精者,可以养生,可以保身,可以全生,可以养亲,可以济世,庶几神农氏之风乎。而达者观之,则可以穷万物之赜,可以识造化之妙,而见天地之心。”

在历史上,一些儒医隐居避世,身体力行,躬身为百姓解除切身痛苦;一些儒医经世致用,积极奋进,成为行业的翘楚,看似相互矛盾,其实都是为了实现忠君报国的理想。

从医弃医,兴亡有责的殊途同归

由于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,在经历多次科考失败后,一些对现实有清醒认识的儒生果断放弃科举入仕,转而从事医学,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,大量儒医应运而生。之所以弃文从医,一是儒家经典与中医医理相通,从儒学转为医学相对容易,民间有“秀才学医,笼中捉鸡”的说法;二是学医可以磨砺品行道德,提供相对稳定的收入,实现修身齐家;三是医生做得好,可以进入太医院就职,重新进入仕途。

大量儒医的出现,不但提高了医生这个行业的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,而且也推动了医学理论的发展,使医学从“术”变为“道”。早在宋代,儒医便成为良医的代名词,据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载,宋高宗赵构南渡临安(杭州)时,故都汴梁及四方士民商贾纷纷南渡,辐辏临安,店铺匾牌为之一新,比较著名的匾牌有“三朝御裹陈忠翊,四代儒医陆大丞”。南宋戴复古的同乡,儒医陈万卿写了一本药学著作--《本草折衷》。戴复古写诗赞扬:“本草有折衷,儒医功用深。何须九折臂,费尽一生心。药物辨真伪,方书通古今。有时能起虢,一剂直千金。”明清时代的名医,很多是从儒生转行的,如韩懋、李时珍、徐春甫、陈实功、徐大椿、吴鞠通等。明代陈琏《挽磨陀山人支仲荣》曰:“诗礼家声旧,儒医学术专。”明清时期形成的地域医学流派,如吴中医学、钱塘医派、新安医学、孟河医派、永嘉医派等,都处于科举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,大量儒生弃文从医,促进了这些流派的形成和发展。

在近现代史上,由于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的家国情怀,反帝反封建成为爱国主义的主流,儒医背景的家庭又大力支持自家子弟放弃医学,投身革命,毁家纾难,为争取民族解放不懈斗争。郑位三,湖北省黄安(今红安)人,是鄂豫皖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。郑位三的父亲名为郑维翰,原本在黄安七里坪经营一家中药铺并任坐堂医。郑位三组织和领导了黄安秋收暴动,揭开了黄麻起义的序幕。郑维翰坚决支持儿子的革命工作,也参加了红军,将家中的药铺无偿捐献给革命事业,并担任黄安县紫云区第六乡苏维埃主席。由于缺医少药,郑维翰长年在深山老林为红军采集草药,最终积劳成疾,身染毒疮,病死山中。郑位三长期为革命工作,留下一身伤病,在建国初期离开部队,不再负责具体工作,但由于功勋卓著,经毛主席特批,他不评军衔,待遇参照元帅,级别定为行政三级。

杨介人,字廉泉,河南沁阳人,出生于一个儒医世家。他的爷爷名为杨儒碧,在集镇上开了三间药铺,兼行医;他的父亲名为杨贵鹤,是一名怀商,在四川做药材生意。1919年,杨介人考取河南省赴法勤工俭学留学生,赴法经费大部分需要自筹。为了支持杨介人追求进步,杨家筹措银元3000元,作为他的出国费用。在法国,杨介人加入旅欧少年中国共产党,后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。1925年6~7月,杨介人参加领导了焦作煤矿工人反对外国资本家的罢工斗争,同年12月,毛主席发表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,高度评价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,称赞他们“特别能战斗”。杨介人后担任中共安阳县委书记、汲县地委书记等职,继续领导工人运动。1932年,杨介人到天津领导工人运动被捕,关押在保定第二监狱,1936年因领导越狱暴动被杀害。在狱中,杨介人写诗明志,鼓励战友,如“国强民富是宗旨,反动势力必然亡”“共产主义是理想,坚持斗争定胜利”。由于反动派的迫害,杨家的日子一年不如一年,杨介人英勇就义后,他的弟弟杨丕臣,历时两个月,徒步用板车将其遗体拉回故乡安葬。

不管是和平时期的弃文从医,解除民众疾苦,推动医学发展,还是革命年代的弃医从戎,救亡图存,献身革命,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,是践行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理念的殊途同归。

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,深受儒家思想浸润的儒医,是修齐治平、忠君报国、兴亡有责家国情怀的忠实践行者,是仁者爱人、知行合一、守正创新儒家思想的有力传播者,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也显得格外深沉而引人注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