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某,女,47岁。
2012年11月8日初诊。
主诉:半年来阴道不规则出血,加重2月。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,效果不明显,近2月病情加重。末次月经2012年11月1日,量少、色暗褐、淋漓不断,伴有小腹隐通。昨日血量突然增多,色鲜红,有小血块,小腹略痛,自感头晕眼花,心慌气短,腰困无力,口干渴。
查体:面色苍白,舌体胖嫩,边有齿痕,苔薄白,脉细数。
B超检查提示:子宫及附件未见异常,子宫内膜厚1.1cm。
中医诊断:崩漏。
证型:气阴两虚、冲任不固。治拟益气养阴、固冲止崩。
处方:黄芪、焦地榆各30g,党参、白术、女贞子、仙鹤草、棕櫊炭、墨旱莲、山药、生地各15g,麦冬、焦杜仲、乌贼骨各10g。3剂。水煎服,分2次服。
二诊:药后病见好转,阴道出血明显减少,面色苍黄,头晕心慌减轻,大便畅。
查体:舌淡、苔薄白,脉细数。
处方:效不更方,继服3剂。
三诊:药后血止,面色苍黄,仍感腰酸乏力,气短懒言,纳差。
查体:舌淡,苔薄白、脉细略数。
证型:气血不足,脾肾两虚,治以补肾健脾,益气养血。
处方:生黄芪30g、炒白术20g、党参、白芍、生熟地、仙鹤草、山药、山萸肉、川断、乌贼骨各15g,生龙牧各30g,阿胶10g。再服药7剂后,诸症基本消失,继续随症加减至月经来潮,经量复常。
本例患者失血日久,耗气伤津,已转化为气阴两虚之候。故治以益气养阴、固摄冲任。本案辨证明确,用药丝丝入扣,效如桴鼓,体现了中医治崩漏的特色和优势。
上一条: 贺丰杰教授治疗经期腹痛医案
下一条: 王克穷博士治疗胰腺癌医案